衡东融媒10月19日讯(融媒体记者 边冬宇 刘文杰(实习))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驻衡东县杨桥镇荆竹村工作队把产业道路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进一步补齐农村道路短板,改善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为民铺就致富路、幸福路、小康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让广大农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充满无限憧憬和奋斗力量。
连日来,在衡东县杨桥镇荆竹村,施工队趁着晴好天气,对7组道路硬化工程进行施工。这里群山环绕,道路崎岖狭窄,群众出行极为不便,有的村民家只能通过人力徒步到达,一遇到恶劣天气等情况,更是出行困难,修建水泥道路使每户村民都能够便捷出行,也成为了当地村民多年来的心愿。
在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共同发力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目前正在7组修建一条长达1.9公里的水泥道路。道路修成后,将实现7组群众户户通。
“通这条水泥路是我们七组家家户户多年来的一个梦想。我们人口本来就比较稀散,家庭都不太富裕,靠我们去打这条水泥路是无能为力的,有现在国家的好政策乡村振兴,我们基层干部有作为,能看到我们百姓的困难,能够为百姓办实事,我相信修好这条路后,我们村民会越来越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衡东县杨桥镇荆竹村7组村民王枣华说。
“荆竹村在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集体经济从原来的八万元增长到二十多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高!”荆竹村村支书戴元泉说。
如今的荆竹村,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不断努力下,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扶持绿色养殖种植加工、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方法,努力使荆竹村样貌焕然一新,鼓起村民“钱袋子”。不仅教会村民羊肚菌、瓜篓子等种植技术,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新建加工厂、开展深加工、注册商标、开辟销售渠道,真正把技术、资源等核心竞争力掌握到自己手中,实现输血式助力到造血式助力转变,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今年我们工作的重点除了继续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和稳固壮大村民集体经济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建设,逐步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同时加大对我们农村环境的建设,让我们村民的主干道亮化绿化美化以外,让我们荆竹村更美好,让我们老百姓对乡村振兴的获得感更强。”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鸿煦说。
一审:阳 洋(实习)
二审:廖婷婷
三审:刘晓钰
责编:阳洋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日辟谣(2025年7月31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30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9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8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3日)
下载APP
分享到